我们小的时候,大多数时间都是快乐的。 长大以后很多人觉得自己不快乐,或者至少觉得自己没有小时候快乐了,尽管小时候的物质生活条件远远没有现在好。 那么是什么让我们从一个快乐的小孩,变成了一个不太快乐的成人的呢?

答案是我们头脑里的一个完美的概念。 在我们小的时候头脑还没有形成一个完美的概念,我们不会去评判身边发生的事情是好的还是不好的, 也不会去评判这样做是对的还是不对的。既然我们不知道什么是完美的,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切都是正常的。

那个时候,不管你长的高还是矮,胖还是瘦,白还是黑,你都不会觉得自己有什么缺陷,觉得这一切都是正常的。

长大以后, 我们学会了完美的概念,完美的生活,完美的工作, 完美的身材, 完美的婚姻,完美的孩子等等。这里说的完美的概念,也包括平时我们常常说的事情应该是怎么样,他应该怎么做, 这是正确的还是不正确的,这样做是合适的还是不合适的等等。

一旦我们有了完美的概念, 我们就会无意识的去比较,我们现实的生活与完美生活的各个方面。很自然, 我们的现实生活一定会比完美生活有一些差距,这样我们就会感到不足。也许你觉得自己的性格不够好,也许你觉得自己的工作不够好,也许事情没有按照你希望的那样发生。这样我们就会感到失望。

在你小的时候,住在一个小房子里,你不会感到不快乐 。长大以后, 如果你还是住在一个小房子里, 你不自觉的就会觉得住在小房子里不好的,是自己没用能力的表现。你会觉得住的房子不够好, 说明了自己不够好,于是就不快乐。因为居住的环境不够好, 觉得没面子, 进而演变成了我这个人不够好。 由于住在这个小房子没面子, 我们就会想换一个房子,让自己快乐起来。

我们没有想到, 其实我们只不过是,想要通过改变我们的住房,来改变我们头脑里的一个想法。 也就是改变我们的头脑里的“我不够好”变成“我够好”这样一个想法,让我们快乐起来。

为了解释不快乐是怎么产生的,现在让我们的看看 ,我们的想法是如何改变我们的情绪的。

小的时候,任何事情, 是怎么样,就是怎么样, 我们不会去评判它的好坏,对错。 所以不太会有什么不开心的想法, 当然也不会有太多不开心的情绪。长大以后,有了完美的概念, 我们就会去拿我们的现实生活与完美生活相比较,结果发现了距离。 如果你潜意识里担心别人觉得你不够好,现在发现,现实与你心目中的完美,确实有一段距离,这样我们就会感到失望,不开心了。如果这个不完美是由于其它人引起的,我们就会对那个人感到愤怒。

比如说,你参加工作一段时间,某一天大学同学聚会。 本来你觉得自己生活各方面都挺好的, 工作顺利,跟同事相处很愉快;家庭和睦,老公对自己也挺好的 。 但是聚会的时候发现,其他的几个女同学现在住豪宅, 开名车,每年都可以全家去国外旅游度假,而你却还是住在现在这个小房子里,没有车,更没有机会到国外旅游。

回来以后,你觉得自己的婚姻很失败。如果你觉得自己各方面都很好, 你的不幸因为嫁了一个没能赚大钱的老公,这个时候你可能会开始怨恨他了。

那么是什么原因,让你的情绪,从快乐变得不快乐了呢? 参加了你的同学会以后 ,你的环境还是那个环境, 你的老公还是那个老公。让你不快乐的原因,是你的想法改变了。 你新的想法是,你现在过的不够好!你相信了这个想法,你的痛苦就产生了。

我们的情绪,很少是对客观事实的反应,而是把事实放大了以后的感觉。 现在让我们看看,情绪是如何被放大的。

情绪的放大,是由回忆以前许多不愉快的事情,或者担心将来可能发生的事情来实现的。 比如说,今天你的老公吃完饭,没有及时洗碗 ,你不会因为他今天没有洗碗,觉得他今天有点偷懒。 你会把以前他吃完饭没有洗碗的所有事情都回忆一遍。每一次没洗碗的回忆,都增加了一份痛苦的感觉。所以你感受到的是,所有的不洗碗产生的情绪的汇总,这样形成的怨恨痛苦的感觉。

如果你的孩子某次考试成绩不好, 你想的不是他这次考试成绩不好, 你担心的是他以后考试不也好,考不上理想的大学,将来没有出息这样的结果。于是你感到很失望很着急。

我们就是这样通过回忆以前不愉快的事情, 以及预设将来不好的事情,把痛苦的情绪放大,让我们的痛苦的情绪,变得越来越强烈。

要解决这个问题,我们要学习小孩子活在当下的态度。小孩子肚子饿了就哭。 他不会把以前所有肚子饿的事情都回忆一遍。你只要给他吃的, 他马上就开心了。

为了进一步说明为什么我们小的时候快乐, 长大以后不快乐问题 ,我再给大家介绍身份这个概念。

我们的身份是指的是自我形象,自我感觉。它是 我是谁, 我是怎么样一个人的描述的总和。 你的性别,年龄,职业,收入,身高, 工作,结婚还是单身等等,是组成你的的身份的客观事实。 但是, 这些客观事实并不决定你的身份。你的自我感觉, 自我形象由你自己,对这些客观事实的看法决定的。

比如说有2个人, 他们的年龄, 长相,学历,工作都一样,其中有一个人会对自己状态很满意,很骄傲,但另外一个人对自己很不满,很自卑。 这两个人的客观环境很接近,但他们的自我感觉却完全不同。所以,我们的自我形象,不是由这些客观事实决定的,而是由我们自己,对这些客观事实的看法决定的。而对客观事实的看法,则完全取决于我们以前的生活经历。

如果你明白了这个道理, 也许你可以退一步想一下,到底是什么想法,让我们产生不快乐。 要改变自我形象,自我感觉,是否一定要通过改变环境来实现?

是什么让一个快乐的孩子,变成了一个不快乐的成人? 是我们头脑中的完美的想法。 如果你想像小孩子一样快乐, 只要不去评判他人,不去评判自己,活在当下就可以了, 这样你就可以活在快乐之中。